2100年,2/3冰川可能消失******
图片来源:pixabay
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研究对本世纪不同排放场景下的冰川质量损失进行了新的预测。相关研究1月5日发表于《科学》。
研究表明,根据当今减缓气候变化的努力,本世纪全球可能损失多达41%,或者至少26%的冰川。
这些预测将被汇总到全球温度变化场景中,补充有关气候变化的讨论内容,例如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大会(COP27)上进行的讨论。
卡内基·梅隆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助理教授David Rounce团队发现,如果继续投资化石燃料,在未来场景中,按质量计算超过40%的冰川将在本世纪内消失,而按照数量计算,超过80%的冰川可能会消失。在最好的低碳排放场景下,全球平均温度的上升相对于工业化前水平被限制在1.5℃以内,但按质量计算仍有超过25%的冰川质量将消失,按照数量计算则有近50%的冰川将消失。
按照冰川的标准,这些消失的冰川大多数都很小(不到1平方公里),但它们的消失会对当地的水文、旅游、防灾和文化价值产生负面影响。
该研究为区域冰川建模提供了更好的背景,Rounce希望这有助于促使气候政策制定者将温度变化目标降低到2.7℃以内——这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承诺的目标。
如果温度上升超过2℃,则欧洲中部、加拿大西部和美国等地的较小冰川将受到不成比例的影响。如果温度上升3℃,这些地区的冰川几乎将完全消失。
Rounce指出,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反应需要很长时间。他将冰川描述为流动极其缓慢的河流。今天的减排努力并不能消除以前排放的温室气体,也不能阻止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这意味着即使完全停止碳排放,其正面效应也需要30年至100年才能反映在冰川质量损失率上。
许多因素决定了冰川质量的流失,Rounce的研究推动了用模型解析不同类型的冰川的研究,包括潮汐冰川和碎片覆盖的冰川。前者指漂于海洋的冰川,这导致它们在这个边界失去了很多质量。后者则指被沙子、岩石和巨石覆盖的冰川。
Rounce此前的研究表明,碎屑覆盖层厚度和分布可能对整个区域的冰川融化速率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这取决于碎屑的厚度。在这项最新研究中,他发现,解释这些过程对全球冰川预测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在分析单个冰川时却发现了质量损失的巨大差异。
该模型还使用前所未有的大量数据进行了校准,包括对每个冰川的单独质量变化进行观测,从而提供了冰川质量变化的更完整、更详细的图像。可以说,超级计算机对于支持最先进校准方法的应用和不同排放场景的大规模集成必不可少。(王方)
全国重点网络文学网站联席会议在京召开******
中新网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 高凯)中国作家协会日前在京召开全国重点网络文学网站联席会议,研究部署2023年网络文学工作,来自50家网络文学网站负责人参加会议。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胡邦胜提出,网站要引导各自平台网络作家书写新时代,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新变革、新发展的精品力作,推动网络文学主流化、精品化。要发挥网络文学的互联网优势和强大的叙事能力,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向海外传播中国文化和价值观念。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通报了2023年重点工作:举办系列专题培训班、改稿班;发布网络文学选题指南;扶持重点创作项目;加大现实题材创作引导力度;实施网络短剧创作计划;召开全国网络文学工作会议,加快筹备成立中国网络作家协会,完善重点作家联系制度,建立重点网络作家数据库;开展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系列调研;开展网络文学界普法维权和权益保护;强化评论研究和推介表彰,发布《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举办中国网络文学论坛,实施网络文学理论评论扶持计划、“网络文学阅评计划”;办好第二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学周,推动中国网络文学“Z世代”国际传播,推出《文学中国》访谈栏目;做好“网文视界”新媒体运营工作等。
会上,各网站负责人就打击侵权盗版、规范内容审核、现实题材IP改编、网络文学推广平台和机制建设、“网文出海”等多项工作达成共识,表示要提高站位,加强协调,同向发力,维护网络文学界良好的社会形象。(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