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岗服务费、满单奖励,网约车平台“花式”应对春节供需紧张******
“虽然是一年一度打车难,但今年来得太早了点吧。”近日,有用户在社交平台反映打车难情况。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疫情防控放开后的首个春运,返乡、旅游、购物等被抑制的需求迎来集中释放。
网约车供需出现紧张,不过各平台也积极保障运力,哈啰打车、美团打车、T3出行、首汽约车等平台推出春节在岗服务费、调度补贴等措施,满足用户出行需求。
春节期间网约车将出现供需紧张
“发现北京的司机变少了,打车难了,可能大家回家过年了。”近日,有用户在社交平台反映打车难。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走访发现,时值岁末,网约车运力有所下滑。
滴滴快车冯师傅是河南周口人,1月10日就准备返乡过年,“辛苦一年不容易,也不差几天了,提前一点回家过年,到时候也早点开工。”
“我也打算1月10日左右回家,也有不少同行在月初就回家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来自河北邯郸的滴滴快车付师傅称。
不过,也有司机选择就地过年。“不回家了,家里人都来北京了,东北太冷,回家也只能在室内呆着。”来自辽宁的滴滴快车司机张师傅表示,春节期间出车看情况,有空就多拉会儿。
作为疫情防控放开后的首个春运,返乡、旅游、购物等被抑制的需求迎来集中释放。首汽约车预测称,春运期间运力紧张,尤其今年预计将会出现大规模回乡探亲、旅游度假等情况,运力保障尤为重要。
T3出行大数据显示,2023年春运期间,预计平台呼叫量同比增长超过七成,呼叫峰值同比增幅将突破100%,1月19日和20日为出行最高峰,前往火车站等交通枢纽、旅游景点、购物中心的出行热度最高。
哪些城市是热门出发地?根据T3出行大数据,今年春运期间,深圳、上海、广州、杭州、成都、重庆、南京、青岛、武汉、长沙是十大热门出发城市。
“今年春节期间大城市出行需求会有较大降幅,而小城市的出行需求因人口返乡会有上涨。但不同城市运力缺口都会存在,尤其是大城市更容易出现网约车叫车难的情况。”哈啰打车相关负责人介绍。
各平台加强节日运力保障
“在春节法定节假日周期,向车主提供春节在岗服务费、高额冲单奖励等,预期将为车主收入带来较大涨幅,同时维护供需平衡。”哈啰打车负责人表示。
往年为保障春节网约车运力,滴滴出行、曹操出行、高德打车等平台均推出“春节服务费”、免佣金等措施,为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司机予以激励。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今年各平台也将延续该措施,稳定平台运力。
2022年12月开始,美团打车已经推出了“1亿保障基金”,其中包含春节前后给到司机的出车激励和调度补贴。此外,美团打车还推出车队赛、满单奖、热区单单奖等春节增收活动,鼓励司机在春节期间出车,保障节日期间运力充足。
美团打车负责人表示,“休闲娱乐、走亲访友等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将在春节期间迎来一波高峰。在除夕、春节、元宵节夜间时段,美团打车高峰好叫车联合办公室将加大在医院、场站、旅游景点、购物商圈等场景峰期的运力调度,保障春运期间乘客安全有序出行。”
“将在驾驶员群体实施过节费、感恩红包等一系列福利政策,激励驾驶员更积极地投身于春运保障工作当中。同时,针对机场、火车站、城际用车等用车集中的场景,首汽约车将出台针对性运力部署方案,将出行需求集中的场站等地点集中部署运力,以缓解交通运输压力。”首汽约车相关负责人介绍。
“结合春运出行需求,我们投入大量资源开展新春活动,希望借此充分满足消费者的出行需求,进一步促进消费复苏。”T3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T3出行将积极调配运力资源,加强交通枢纽、旅游景点等区域运力供给,保障用户出行需求。
平台需要精细化运营
“2022年没挣到钱,春节就不回去了,和媳妇在北京过年,春节会出车。”来自黑龙江的滴滴快车司机隋师傅从2022年5月开始跑滴滴,每月车辆租金5800元,抛去油费等开支,所剩无几,有时还要倒贴。
曹操出行李师傅是北京人,兼职跑网约车,“公司有倒班休息,所以有时间就出来接一些单,也没有固定时间,一个月也能挣3000元-4000元。春节看情况出车吧,当作兜风散心。”
疫情之下,网约车行业人员流失颇多,还坚持的司机大多是自己带车,冯师傅、付师傅、李师傅便是如此。“我们小组里退车的不少,但干其他的也不好干,会越来越好的。”隋师傅介绍。
网约车行业一定程度上为一些人灵活就业、过渡性就业提供了方便。不过,疫情之下,行业也在承压,一些平台也在积极拓展业务,提升平台活跃度。
截至2022年末,哈啰打车自营运力服务城市接近40座,数量较2021年底(接近30座)小幅上涨。从区域分布看,哈啰打车仍主要在广深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圈、川渝经济圈深耕。
“从结果看,在所有已开通城市,哈啰均能够快速步入一线阵营。在部分重点城市尤其是运营时间较长的城市,哈啰在当地份额排名基本都靠前,毛利等城市运营指标能够转正。”哈啰打车相关负责人介绍。
2022年,以哈啰打车、美团打车、高德打车为代表的网约车聚合模式迎来发展机遇,各平台吸收了不少头部平台单量,聚合模式也获得了主管部门更高重视。
2022年8月,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对11家出行平台公司进行了提醒式约谈,首次提及聚合平台要确保接入的网约车平台符合有关规定,督促接入的网约车平台公司加强车辆和人员管理。
“网约车行业已经过了草莽圈地发展的阶段,在巨量的从业车主规模背后,单一平台订单竞争激励,已很难满足车主需求,多平台接单已经成为车主共同选择。”一出行平台业务负责人介绍,行业需要精细化运营。
刑满释放人员成“励志网红” 到底励了谁的志?******
挤入流量新赛道 刑满释放人员成“励志网红” 到底励了谁的志?
主播王某(化名)把自己的《释放证明书》贴在朋友圈封面上,上面写着他的户籍所在地、犯罪事由和服刑时间。不知从何时起,打开抖音、快手搜索“刑满释放”,便会看到许多自述刑满释放的博主,用短视频或者直播进行分享和创作。
一个新流量赛道悄然出现,运营个人账号的刑满释放人员们共同踩出一条“浪子回头励志网红”的新赛道。
然而,这样的“励志网红”也问题不断。近日,小红书平台账号“天郎哥哥”晒出自己的《释放证明书》并写道“我不会接受别人对我的施舍……重获新生……希望大家关注我”,得到很多网友支持。但很快,有网友发现并曝光其所犯罪行为强迫卖淫罪。该账号也很快搜索不到。
刑满释放人员当主播
有何乱象
有人过往罪行被曝光账号被关闭
上述小红书“天郎哥哥”被曝光其所犯罪行为强迫卖淫罪后,网友纷纷表表示其“不配重新开始”并获得支持和关注,认为“这样的人如果可以做励志网红,真是荒诞至极、令人愤怒”。
与此同时,在微博拥有账号的“寻亲男孩今晚有没有哭”的主播,自述悲惨寻亲经历,称命运坎坷曾误入歧途,进入“社会大学”(即监狱),收获不少同情。在抖音上吸引了12余万粉丝后,“寻亲男孩今晚有没有哭”开始直播带货,用偏贵的定价向女性粉丝卖卫生巾,却被发现、曝光其所犯罪行是强奸罪——他曾持刀强奸不到15岁的女性受害人。消息曝光后,群情激愤,众怒难消,网友纷纷表示“愤怒至极”“不可容忍”。
截至发稿时,记者在两个平台上均已搜索不到上述账号。但如果在多个短视频平台搜索“刑满释放”,会有大量刑满释放人员经营账号跃入眼帘。
有人称没有收入要“养家糊口”
主播成某(化名)的直播往往开始得早,将近凌晨2点才会结束。成某告诉记者,这是一份有付出就有回报的工作,而他现在能找到的其他工作“收入和回报都不成正比”。
事实上,自从有粉丝在直播间告诉王某,某抖音账号主播的刑满释放人员身份是假的,浪子回头是其假人设之后,王某就把自己的《释放证明书》贴了出来。
主播王某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获刑,他告诉记者,他做视频账号,因为不吐不快。“一是为了发泄自己心里的压抑,二是希望别人看到我的事情之后能够遵纪守法,这是我的初衷,监狱里面的生活真是太难了。“
被问及在账号中直播带货是否抱有赚钱的目的,王某是这样回答的:“我现在没有收入,粉丝告诉我可以挂小黄车,别人可以买东西,我肯定不排斥赚钱的机会,就挂了。但也没有为此去讲解商品,我连那些商品都没有。”
成某告诉记者,经营账号全为“养家糊口”,其直播打赏和带货收入有限且不稳定,但“好的时候要比我们这个县城的平均收入高”。
出狱后缺乏一技之长,工作难找
王某告诉记者,出狱后,像开网约车、送快递、送外卖这样的好工作,他都找不到。
同为“刑满释放”主播的成某则对记者表示,刑满释放人员大多学历较低且缺少一技之长,在网约车司机等职业将其拒之门外时,最理想的去处是不需要提供无犯罪记录证明的小企业。
“刑满释放”主播王某和成某都表示自己没有签约公司。成某告诉记者,他曾经短暂加入过“工会”——一个帮忙进行策划和推流的组织,需要分成30%左右。“但是我这个类型太冷门了,很多内容他们都不知道,帮不上忙,没多久我就退了。”
成某表示,经历了近10年的服刑,他并非利用刑满释放这一身份,而是因为这是他唯一的创作源泉、了解的内容。在作为刑满释放人员分享之外,成某也曾尝试运营过亲情有关的内容,但反馈平平。2023年1月12日,成某在自己的账号上发布新视频,表示尽管运营视频账号带来了一定的收入,成某还是希望年后去找一份别的工作,如果工作不顺,接下来就要专心做账号。
是谁在关注他们?
记者观看直播、参与粉丝群聊发现,在刑满释放博主的直播间,有大量服刑人员家属问问题、和主播互动并打赏,他们有许多无法从其他渠道解决的困惑,比如该给服刑人员打多少钱,送什么样的衣服是他们需要的。
主播成某在赌场做“小弟”而后因经济犯罪入狱9年有余。一个关注者问成某:“(在服刑的亲友)总说让我不要去,麻烦,我该不该去?”成某回答说:“能去就去,那么说是怕你折腾、怕你花钱、怕你费事,心里肯定是希望你去看他的。”
争论
抛开公平与否,只说社会影响,刑满释放人员很可能会因为无法生活而变成一个更严重的罪犯、走上极端,社会应该对这种犯过罪的人有一定的包容性。
互联网营销师现在正在全面培训并颁发相关资格,以后需要培训和持证上岗。如果不允许有犯罪记录者进入这一行业,对用户价值观的传递和保护将起到一个重要作用。如果有MCN公司以此为流量口,用“刑满释放”做流量去带货,价值观是不对的。
刑满释放人员可当“励志网红”吗?
刑满释放人员可当“励志网红”吗?对此,不同专家说法并不统一。
北京市大禹律师事务所陈嘉伟律师对此表示,抛开公平与否,只说社会影响,刑满释放人员很可能会因为无法生活而变成一个更严重的罪犯、走上极端,社会应该对这种犯过罪的人有一定的包容性。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则告诉记者,主播是一个出现在公共领域中的社会形象,其代表的不仅是一个职业,往往更是需要粉丝和打造人设来进行对外表演的特殊职业。
2022年4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局发布《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平台游戏直播管理的通知》。通知提到,一段时间以来,网络直播乱象、青少年沉迷游戏等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亟需采取有力措施予以严格规范。通知要求,严禁违法失德人员利用直播发声出镜。网络直播平台在主播和嘉宾选用上要严格把关,坚持把政治素养、道德品行、艺术水准、社会评价作为选用标准。对政治立场不正确、违反法律法规、违背公序良俗的失德失范人员坚决不用。
朱巍表示,“现在对一些公众人物,比如说明星偷逃税、存在私德问题都要予以禁封,那么对网红来讲怎么能出现这种情况?还是要把底线给划好。”
2020年7月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11个新职业,其中互联网营销师下面的“直播销售员”工种成为本次颁布的国家新职业,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引发关注。
“互联网营销师现在正在全面培训并颁发相关资格,以后需要培训和持证上岗。如果不允许有犯罪记录者进入这一行业,对用户价值观的传递和保护将起到一个重要作用。如果有MCN公司以此为流量口,用‘刑满释放’做流量去带货,价值观是不对的。”朱巍这样说。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邓千秋律师则表示,仅仅因为相关人员以“刑满释放”的标签博眼球而施予红包、打赏等,“公序良俗”原则可能成为认定此种情况下的打赏、发红包等赠予行为无效的理由,但需要具体、成熟的司法实践予以明确,目前还没有见到相关的判例。
而陈嘉伟律师提出,在上述引起网友愤怒的两个案例中,刑满释放人员均是强迫卖淫、强奸等不被社会包容的犯罪事由,有具体的受害者和真切的伤害。
陈嘉伟律师表示,如果刑满释放的强奸犯在直播中暴露被害人的相关个人信息,或者其他损害到被害人名誉的言论、行为,博取流量,被害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停止侵权行为,如果是有公司策划运营,可要求其承担连带责任。如果在自媒体、直播中还有其他严重侮辱被害人、贬低被害人人格的行为,被害人可以“侮辱罪”提起刑事诉讼。
“针对强奸罪,刑罚是没有剥夺政治权利的。但是如果再犯侮辱罪,侮辱罪的刑罚是可以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附加刑,那么刑满释放后在附加刑期限内,犯罪人是没有言论自由的。”
互联网审核业内人士:
利用犯罪事实等进行炒作、消费的行为,都属于平台严厉禁止,比如穿囚服直播、讲解监狱内容信息、讲述犯罪过程等行为,都在平台的规则覆盖之内。
专家:直播从业者需重视价值观导向
朱巍对记者表示,“但现在有几十个职业确实是不允许有犯罪记录的人从事,这也是法律的规定。直播相关从业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重视价值观导向。在导向问题上,如果把刑满释放作为一个流量口吸引大家,这肯定有问题。”
记者检索发现,公务员、法官、检察官、法院书记员、人民银行行员、新闻记者、校车驾驶员等职业,针对所有犯罪终身不得从事。而直销员、导游、出租汽车驾驶员、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等职业,则是针对特定犯罪(刑罚)终生不能从事。
一位互联网审核业内人士对记者透露,利用犯罪事实等进行炒作、消费的行为,都属于平台严厉禁止,比如穿囚服直播、讲解监狱内容信息、讲述犯罪过程等行为,都在平台的规则覆盖之内。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王辰元 张炎良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