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特斯拉史上最低价效果立竿见影,新势力车企承压应战******
1月15日,上海下起了雨夹雪。下午2时许,在上海的一家特斯拉中心,依旧有着7组用户冒雪前来看车。“最近到店客流明显增加,今天如果不是下雪,来看车的人可能会更多。”销售人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和传统的商超店不同,这家特斯拉中心位于近郊产业园附近,其选址更加接近传统4S店,到店的用户都是专门来看车而不是“顺便来逛逛”。
1月6日,特斯拉大幅下调部分产品的售价,Model 3起售价为22.99万元,Model Y起售价为25.99万元。如果追溯到去年首次降价前的价格,Model 3起售价至今降幅已达5万元,创下国产特斯拉历史价格新低。
降价给特斯拉的终端表现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过去数日里,记者通过现场走访和电话调研等方式采访了全国多个城市特斯拉门店,了解到二三线城市特斯拉门店客流与订单数在特斯拉本轮降价后急剧增加,部分城市门店的订单数环比12月增幅达到了500%。
特斯拉以价换量效果立竿见影
2023年1月1日起,持续13年的新能源新能源国家补贴正式结束,包括比亚迪、大众等车企应声上调产品价格,以对冲国补退出后上涨的成本,但这些车企并未完全将国补退出后的成本上调转嫁给消费者,以比亚迪为例,其产品上调2000~6000元,而2022年国补最高额度为12600元。
此外,有部分车企宣布暂不涨价,即补贴差额完全由车企承担,例如小鹏汽车明确表态不涨价。湘财证券的研报认为,现阶段中国市场上车企竞争压力大,竞争激烈下车企对于涨价持谨慎态度,预计车企会在很大程度上承担补贴退出的影响。
而特斯拉却在大部分竞品涨价或保持售价时一反常态。过去几年间,被认为以成本定价的特斯拉调价非常频繁,2021年国补退坡时,特斯拉便应声涨价,2022年先涨后降,但在2023年国补正式取消后,特斯拉进一步下调产品价格,多款产品给出入华以来的“历史最低价”。部分车企的营销人士认为,特斯拉频繁的降价,虽然短期内会拿到更多订单,但也会伤害品牌溢价,过去几年,特斯拉正从豪华品牌市场下探到大众消费市场,这种变化对特斯拉并不一定不是好事。
全国汽车消费服务平台“车fans”创始人孙少军表示,在宣布调价后的第一个周末,特斯拉门店平均收到110~130个真实订单,订单量有着明显的提升;进店量环比增长450%左右,同时客户以直接到店为主,电话邀约到店数量较少。
这次以价换量给特斯拉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同时也给比亚迪等车企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在特斯拉开启降价之后,一位比亚迪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已有数位海豹和汉的预订用户退订转购特斯拉。部分车企的电动车部门则连夜开会,商讨应对策略。
“之前我看过极氪、蔚来、特斯拉等几个品牌,特斯拉内饰太‘朴素’,智能配置也不如中国品牌产品,性价比有些低,最早就被我排除;但是最近降价之后,性价比一下子就上来了,现在又让我有些纠结了。”在特斯拉门店里,一位正在看车的客户这样告诉记者。
在价格调整之后,特斯拉两款产品均进入了25万元左右的售价区间,和小鹏、比亚迪等品牌的新能源产品产生直接竞争。国泰君安证券的研报认为,特斯拉此次大幅降价对于部分新势力的竞品车型带来直接压力,尤其是在部分竞品车型2023年以来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提价,预计竞品车型会采取一些明升暗降的价格措施。
1月13日,赛力斯AITO问界宣布多款车型调价,成为特斯拉之后首个降价的新势力车企。其中,问界M5 EV降幅2.88万元至3万元不等,起售价下调至25.98万元,问界M7降3万元至28.98万元起售。对于老车主,问界则为首任车主提供总价值3.3~3.5万的权益。
不过,绝大多数品牌目前尚未跟随特斯拉下调价格。
“特斯拉的利润比较厚,有成本去打价格战,我们没有这个能力。”某车企管理层人士崔野(化名)表示。
“这几年新能源汽车成本大幅上涨,到现在锂电池等核心零部件还没有看到价格的明显下调,蔚来、小鹏等头部造车新势力,甚至包括来自传统车企的埃安等都没有走出越卖越亏的‘怪圈’。”崔野告诉记者,而特斯拉的毛利率在车企里堪称一骑绝尘,在国补取消和成本没有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其它车企很难全面跟进特斯拉。
虽然没有如同特斯拉一样官宣降价,但部分车企加大终端优惠,以增强产品的竞争力。近期记者在致电一家新势力车企门店时,销售人员表示目前部分热销产品已有现车可售,具体优惠可以“到店详谈”,其朋友圈海报则显示,该品牌部分产品置换优惠+展车折扣最高可达3.9万元。
“特斯拉在1月的降价,也有可能带来影响未来半年新能源车市格局的‘蝴蝶效应’。”崔野认为,此前业界普遍预估2023年第一季度甚至上半年,新能源车市将承受较大压力,特斯拉降价大抢订单,在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消费预期疲软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大其它车企的压力。
新势力车企承压欲降本增效
尽管特斯拉方面依旧表示,本次降价背后的核心驱动原因依旧是技术驱动带来的成本下降。但部分业内人士和部分研究机构均认为,特斯拉价格下调背后的原因是订单储备的不足。
海通证券的研报认为,特斯拉本次降价的背后,是在高通胀打击消费购买力、美联储激进加息和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下,特斯拉逐渐暴露出隐忧,产销量已连续三个季度出现供过于求,全球交期水平已见底。
“如果要保持销量增长态势,就不得不降低价格,要不然销量增长速度将放缓。这是一个选择。”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马斯克近期曾公开表示,2023年全球经济将陷入衰退,届时民众对于汽车等高价商品的需求将会下降。
业界普遍认为,今年第一季度或上半年,中国车市亦将承受较大压力。
东方财富证券的研报显示,2023年,整车企业将进入战国时代,弱势企业将被淘汰。特别是近期特斯拉连续降价,结合汽车产业发展规律,未来几年整车企业之间激烈的价格战不可避免,新能源车和燃油车,传统势力和新势力都会出现非生即死的比拼。
“不管是供应链还是消费者需求的信心,肯定都有一个恢复的过程,我认为2023年上半年在供需两端的压力都会比较大,但需求的压力肯定会更大一些。”蔚来汽车董事长、CEO李斌表示,一方面是因为部分用户购车需求提前释放,另一方面则是消费信心也需要时间恢复,2023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面临的挑战将会非常大。
过去数年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下,带动了国内新势力车企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催生出了直营、服务型车企等新的商业模式。部分传统车企,亦开始模仿新势力车企带来的新模式。
“在上海一个商圈建商超店,一年的店租和人力成本大约将近800万元,如果没有主机厂的建店补贴,基本是赚不到钱的。”上海某新能源品牌商超店负责人告诉记者。
近两年来,新能源汽车保持了近乎年均100%的复合增长率,市占率已接近30%。多位车企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新能源汽车市场已从原来的技术尝鲜、政策引导,迈入了大众普及阶段。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未来随着新能源车从旺销到平销,新能源车的营销模式也需要探索改变。
目前,蔚来、小鹏、理想以及零跑等多家新势力车企均进行组织架构的调整或内部流程的优化。
理想汽车董事长、CEO李想在一份内部信中表示,组织升级是企业进入更大规模和更难阶段最重要的考试题,90%以上失败的企业其实并非是业务出现了问题,业务出现问题只是表象,而本质是组织能力与规模扩大、行业变化无法适配。
李斌最近在内部全员信中也表示,需要对2023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困难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目前已到资格赛后期阶段,需要更出色的表现才能赢得参与决赛的资格。他还称,将优化低效部门和项目。
近期,零跑汽车宣布将原有的二十多个部门整合集成为十二个一级组织。
小鹏汽车除了调整组织结构,还频频挖角传统车企高管。在原吉利系高管易寒加盟小鹏汽车之后,原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被传将接替何小鹏出任小鹏汽车CEO,小鹏汽车对此回应称:“目前调整仍在进行中,欢迎各界优秀人才加入小鹏,如有进一步信息,会及时与大家分享。公司将继续在何小鹏的领导下向前发展,何小鹏依然会是这家公司的最高负责人。”
“比如我们在2021年定的战略规划是期望做成一个有很好利润的公司,但是2023年我们看到市场的变化是,智能汽车会像电脑、智能手机的发展一样,最终只有三家到四家。”何小鹏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美国毒品和药物滥用问题“死结”难解(深度观察)******
核心阅读
美国毒品和药物滥用问题日趋复杂。在利益集团游说下,大麻在美合法化程度逐渐加深,滥用药物现象有增无减,越来越多美国青少年吸食大麻成瘾。美国媒体认为,毒品和药物滥用已经深入美国社会肌理,是社会深层问题的反映。
毒品和药物滥用已经成为美国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之一。美国药物滥用与心理健康服务局的一份调查显示,2020年有5930万12岁以上的美国人滥用毒品,其中4960万人吸食大麻。2021年,超过10.7万美国人死于吸毒过量。美国联邦和各州政府表面信誓旦旦要控制毒品和药物滥用,但在各路利益集团游说下,实际上对毒品和药物滥用极度纵容,甚至立法让大麻等合法化。美国媒体普遍认为,盘根错节的毒品和药物滥用问题折射出美国政府管控不力、禁毒效果不佳等诸多问题。
“芬太尼几乎渗透到非法毒品买卖每一个渠道”
美国司法部不久前发表声明说,2022年5月至9月,美国司法部缉毒署在全美各地缉获3600万剂致命剂量的芬太尼。2021年,超过10.7万美国人死于吸毒过量,其中66%的死亡归因于滥用芬太尼等合成阿片类药物。《华尔街日报》报道说,“芬太尼几乎渗透到非法毒品买卖每一个渠道,且毒性强”,受此影响,美国因吸毒死亡人数创历史新高。
扎克·多伊尔曾在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的玛丽哈文戒毒中心戒毒,他滥用阿片类药物已经20年了,近些年开始接触芬太尼,并两次吸食过量。他说:“我有20多个朋友已经死于芬太尼。”
哥伦布市一些社区充斥着阿片类药物。当地执法官员表示,哥伦布市中心以西有一个被称为“波顿”的社区,那里充斥着毒贩和“陷阱屋”,吸毒者可以随意购买和吸食毒品。在许多街道上,经常可以看到形容枯槁的吸毒者迟缓地走过用木板封住的店面和破旧的房屋。
47岁的谢莉·格拉斯纳普在“波顿”长大,30岁时开始服用镇痛药。最近几年芬太尼侵入了她居住的街区。格拉斯纳普不时购买各类掺入芬太尼的新型毒品,“我知道这些药丸可能被芬太尼污染了,但我还得服用,我需要更强效的药丸。”格拉斯纳普说,她的姐姐已经在2018年死于吸食毒品过量。
27岁的谢拉·格兰博坦言,自己18岁时开始服用止痛药和镇静剂,后来吸食海洛因。以前她在电视上看到芬太尼如何致死的报道并试图远离这种毒品,直到2018年,芬太尼成为她所在地区能够找到的唯一毒品,“芬太尼的毒瘾发展得比海洛因更快,我每天都需要吸食大约80美元的芬太尼,之前每天购买海洛因的费用是20美元”。为了购买毒品,格兰博有时会铤而走险去偷窃,后来被送入当地戒毒中心治疗。
俄亥俄州的毒品情报官员肖恩·贝恩说:“芬太尼改变了一切,它已经充斥了市场。”
“美政府对大麻产业的监管不力令人感到震惊”
大麻具有成瘾性,是联合国禁毒公约中被管制的麻醉药品。上世纪70年代,美国颁布《管控药物法》,大麻被列为联邦一级管控物质。但随着医用及非医用大麻在美国多州陆续放开,推进大麻合法化悄然兴起,越来越多青少年成为受害者。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2022年8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1年,美国年轻人对大麻和致幻剂的使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该研究院收集了2021年4月至10月的调查数据,结果显示,此前的一年内吸食过大麻的年轻人比例达43%,11%的年轻人每天吸食大麻,较以往呈明显上升。滥用致幻剂的数据同样触目惊心,8%的美国年轻人在调查日期的过去一年内使用过致幻剂,而2011年这一数据仅为3%。
美国民众越发担心,一些年轻人正日益养成吸食大麻这一危害性极强的恶习。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网站的公开信息显示,近四成美国高中生长期使用大麻。有研究显示,美国使用大麻的年轻人比同龄人更可能从高中或大学辍学。
英国《每日邮报》网站不久前报道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纽约州和马萨诸塞州等大麻合法化地区,大麻使用量激增,“当大麻出现在商店货架上时,年轻人使用大麻出现爆炸式增长”。该报强调:“如今美国的大麻销售额已达300亿美元,美政府对大麻产业的监管不力令人感到震惊。”
在美国,当局禁止酒精与烟草公司向年轻人出售其产品,而大麻商家却使用卡通封面包装大麻进行售卖,以吸引年轻人。研究发现,在大麻合法化的州,青少年使用比大麻更强效毒品的频率更高了。
美国一名业内人士透露,美国大麻行业不断壮大,近年来游说联邦政府的力度也在加大。美国网站“公开的秘密”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美国一些大麻及制品相关企业、行业协会等花在政治游说上的钱累计达1540多万美元,近3年年均花费是2016年的10倍。业内人士预计,美国大麻市场在2030年将达到650亿美元。
“折射出美政府社会治理的失败”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前副部长、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高京柱表示,当前美国毒品和药物滥用是最具破坏性的公共卫生灾难之一。除造成沉重的公共卫生负担外,还将导致数百万人无家可归、失业、逃学、家庭破裂等。新冠疫情掩盖了这一危机,也放大了这一危机。这场危机似乎没有得到遏制,急需紧急、统一、全面的应对措施。“这场危机是美政府多系统(对毒品和药物滥用)监管失败的反映。”高京柱说。
曾任白宫国家禁毒政策办公室主任的迈克尔·博蒂切利表示,越来越多致命毒品进入市场,毒品和药物滥用问题越来越严重,毒品吸食过量的情况以及给社会带来的灾难令人心碎。“在担任白宫国家禁毒政策办公室主任期间,我目睹了既不基于科学也不基于证据的毒品和药物滥用管制政策的后果”,目前美国针对毒品和药物滥用问题的管制工作“做得很少”。
美国智库曼哈顿政策研究所不久前刊文指出,近年来,死于毒品和药物滥用的美国人急剧增加,每年超过10万人。美国政府的决策者们必须集中精力限制芬太尼等非法阿片类药物的数量,以更好地保护公众健康。不幸的是,在美政府发布的国家毒品管制战略中,几乎看不到政府在抗击这场最大公共卫生挑战之一时本应展现的重要作用。放任毒品和药物滥用愈演愈烈,“折射出美政府社会治理的失败”。
专家指出,利益集团是美国毒品和药物滥用问题“死结”难解的重要原因。美国政府的不作为与高昂的利润以及政治献金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高京柱表示,阿片类药物制造商对政客的捐赠持续影响着政府决策。离开美国司法部缉毒署等政府监管机构的官员经常加入制药企业,政商勾结的“旋转门”问题导致毒品问题的解决陷入死循环。
(本报华盛顿1月5日电 李志伟)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